Dragon Worship Festival(阿哲人祭龙节) in Kaiyuan City,Honghe
10 March 2016 in 开远市马者哨乡 冲子村 海菜塘村 或 葫芦塘村
红河州弥勒市巡检司镇陶瓦村坐落在四面环山的一个凹子里,这里天蓝、山绿、人美,有68户人家,310人,他们是彝族支系阿哲人。每年农历二月初一,是阿哲人的祭龙节(也称密枝节),仪式庄重,程序固化,细节复杂,他们从远古走来,演绎了祖先勇敢、劳苦、智慧和创造的动人故事,反映出了尊重祖宗、敬畏自然、尊老爱幼、绿色环境、和谐生活的民风习俗。
驱邪的队伍
祭龙历史悠久
相传在远古的时候,陶瓦村龙树林的边上有个“绿塘子”,塘边住着一人,狩猎为生。每年的2月,漫山遍野开满了杜鹃花、马樱花等各种野花,姹紫嫣红,彩蝶飞舞,这里是花的海洋,鸟的天堂。一天,有位美若天仙的女子不知从何而至赏花悦鸟,当她饥肠辘辘身感疲乏时天色已晚,忽然看到塘边的小木屋里炊烟袅袅,走近一看,屋内有位彪形大汉正在火塘边煮饭,身边放着几块火镰石和一些火草,角落里放着大弯弓和箭弩。她刚要敲门,一条猎狗猛扑过来,害怕之余急忙躲闪,不料被木桩绊倒后昏迷了。她醒来后才知道,猎人悉心照料她多日。她为表达感激之情,就留在猎户家打理家务。猎人每天上山打猎,女子每天赏花观景、料理家务,还时不时的到“绿塘子”沐浴更衣,慢慢地两个情窦初开的年轻人日久生情,组成了幸福的家庭,生下了一群小孩。
夸张、怪异的脸谱和装扮
好景不长,有一天,突然一群手持刀叉的强盗破门而入要抢走女子,这时猎户的猎狗早已不见了,这对恩爱夫妻哪里知道强盗躲在“绿塘子”西面山坡的石穴里监视他们多日了,猎狗就是被强盗杀吃的。阿哲人把这里的山坡称“杀狗坡”,认为现在的狗都是猎狗的化身不能宰杀。猎人不愿看到心爱的女人被强盗抢走,女人也离不开猎人和她的孩子们。就在骨肉分离时,她向丈夫说出了身世。原来她是北方大海里的小龙女,彝语名字叫齐平兀,公主早已呆腻了单调乏味的龙宫海底世界,就偷偷遛了出来,行游人间仙境时遇到了猎人。而强盗们则是龙王派来四处寻找公主的水怪。强盗们急于将公主带回龙宫领赏,哪里由得他们夫妻俩互吐真情,动怒之下卷来一阵阴风,龙女被抢走了。猎人孤身奋战,寡不敌众,伤心欲绝,每天站在塘边哭泣,两眼哭干了,他变成了塘边的巨石,阿哲人把这些石头称之为“鲁木独”,译为汉语“石哭处”。从此有了祖辈相传的祭龙节。青年男人装扮成远古猎人的样子,身披树衣,穿棕裤,戴棕帽,穿草鞋,把裸露着的身体抹黑,化妆成经书上记载的直眼睛、黄牙齿等夸张、怪异的脸谱,模仿祖先在树林里狂追狩猎,燧石取火,站在巨石上欢庆胜利,在洞穴里烤猎物,龙树边搭火门,建龙宫,安龙身。二月初一这天,是男人祭龙,女性不能参加。
全村男长老打鸡卦
祭龙的前一天,村子里的毕摩要念《毕摩经典》里的相关内容,全村毕摩只有3个人,既会念又会写的只有其中1个人。这套经书已经师传300年了,内容丰富,含盖了历史哲学、天文地理、宗教神学、医药卫生、文学艺术等。
经念完后,全村的男长老们挑着柴米油盐、锅瓢碗筷,走过田野,穿过树林,来到金竹林里的龙树下打鸡卦。他们虽然高龄,但胡须飘飘,精神抖擞,口中念念有词,烧香磕头宰鸡,长老小心翼翼地把鸡嘴两边的骨头剥下来放在盛有米酒的碗里,筷子顺时针转动,鸡嘴两边骨头在米酒中转动后停下进行算卦,以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、村民安康。
长老从鸡大腿里取出两根骨头放到木头做的托盘里,所有的老人轮流掂盘,靠鸡骨头对明天的祭龙进行分工,明确伙夫头、祭龙时献酒献饭的人、抱龙给龙洗身的人等,产生各项事务的负责人。稍年轻一点的人已经在田里搬到石头,路边支起锅灶,开始煮饭了。跪在地上切菜的,弯着腰在地上铺松毛草的,摆碗筷酒杯的,没有多大工夫,就餐场地准备得别具一格。没有桌子,没有凳子,只有蓝天白云,只有柔软的松毛草,原生态的菜,自家酿的酒,空中飘散着清香味。刚才打鸡卦的长老们在上位席地而坐,这里是龙头位置,只有长老们能坐,其他人顺下而坐,举杯喝酒到天黑,举着火把回家。村里的男女老少早已等候在场地上,用松明子接火种回家。
“小羊”要吃蚂蚁蛋
龙女被抢走后,这群无依无靠的孩子们每到傍晚就嗷嗷直叫:“咪咕咕、咪咕咕”,汉语为“妈回来、妈回来”,肚子饿了就喊“咪谷谷里文武左罗栏腊也”,汉语为“妈妈回来没有,要吃蚂蚁蛋白饭”(孩子小不知道什么是白米饭,只知道白米饭像蚂蚁蛋)。孩子们不见妈妈回来,就挨家挨户去寻找娘亲。
二月初一的晚上,全村的孩子喊叫着“咪咕咕、咪咕咕”,孩子们的叫声像一群小羊羔在发声,大人们称之为“小羊串门”。阿哲人把“小羊串门”作为一个习俗延续了下来,让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懂得:妈妈真好!吃上白米饭真好!各家把孩子们看作龙子龙孙,是赐福的小神,便准备好自家酿的米酒一碗放在桌子上,舀些米、糖给他们。如果哪家没有备好,小羊们会搬来柴火把他家的门堵起来,表明这家人与全村不和谐和他家的小气。收集来的米、糖交给村里的长老,连夜熬好稀饭,第二天早晨,全村的男女孩子到场地中央共同食用。意为有吃的,先给孩子们;另外一层意思,是阳光下用餐给孩子们驱除邪魔病害。
燧石取火
生活方式绿色化
在打鸡卦的同时,村里的妇女、年轻一点的男子忙开了。妇女们把山里的火草割下背来集中到一起,把松毛草采下背来,把鲜花摘来,女人们在一起又说又笑,有的在整理树叶,有的在穿针引线,为男人、孩子和自己编织树衣裤、花帽子、花包等。在村委会的驻地,男人们正在用竹子、松柏扎两个近3米高的葫芦。还有的人把一块一块的腌肉提来放到食堂门口的大盆里,还有的人把大捆大捆的木柴背来放到路边的树底下,这是家家户户尽义务为祭龙出力,拿多少肉、多少柴,没有统一规定,随心所愿。
阿哲人平时爱树、爱竹、爱花、爱草,到节庆的时候用树叶、竹条、鲜花、火草装饰自己,丰富生活,他们用行为推进生活方式绿色化,居住地的四周是可持续发展的“绿色银行”,满山绿色,全村飘绿,生态系统步入良性循环,他们为建设美丽乡村、建设和谐生态村注入了绿色新内容。
山上狩猎
怪异的脸谱驱邪
接连两天,全村男子包括男孩两次描绘脸谱和全身抹黑,五颜六色的彩画颜料就放在石坎上,本村的、外面来的人谁都可以给他们涂画,他们要求画得越鬼越好,有几个小孩也当起画家,相互有板有眼地画起来。脸谱图案基本形状不变,气势汹汹,青面獠牙,凶神恶煞,越离谱、越怪异,越出众。阿哲人认为,脸谱是图腾的象征,变形、夸张、怪异的图腾,更接近老祖宗,便于祖先接受他们。男子们装扮后排成一列,毕摩身着祭祀专用服装,头戴专用帽子,手摇铜铃,怀抱公鸡,还有一人抱着插了小红旗、装有五谷的祭祀品,烧香磕头念经,然后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到各家各户驱邪,队伍中有的手持铁链,有的头戴火塘用的铁三角,有的拿着棍棒刀叉,雄壮威武。
在“石哭处”祭祖
特有的祭女龙仪式
第三天的晚上,是祭龙的高潮,全村妇女祭女龙。这是陶瓦村阿哲人特有的祭女龙仪式。妇女们为了表达对龙女的崇敬,她们穿上节日的盛装,在村口迎接龙女回村作客,有了龙女才有了阿哲人的子孙后代。龙女身披树衣,树衣上挂着阿哲人的吉祥物——两个葫芦。龙女把生活的苦楚、劳动的欢乐、生儿育女的方法传授给她们。这时候家家户户的男人正在家里炒菜备酒,煮出一桌丰盛的菜肴抬到场地上款待龙女,以表达对龙女、对女人的尊重和谢意。村里的女长老们围着大葫芦,所有的妇女围着老人和大葫芦,唱歌跳舞到深夜。如果有男人来偷看,妇女们早已准备了两个大锅倒扣在地上,她们会用锅底灰拌油把男人的脸抹黑,并把他抛向空中取乐。
围绕祭龙,3天各有重点,又是内容紧扣的一个整体,充满着神秘感、文化感,还原了阿哲人原始、古朴、生态、奔放和快乐的生产、生活、文化活动的精彩场景。
You will only receive emails that you permitted upon submission and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ever be shared with any third parties without your express permission.